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字数为差不多2W~!!所以看字慢的请找充裕时间看。 还有就是暗绿色为cpu篇,暗红色为显卡篇,蓝色为内存篇,大家可以选看。 手机党看不到颜色变化所以建议有空用电脑看,为了大家的眼睛 看之前,楼主声明一下自己纯属电脑爱好者并非专业人员,是通过多年的研究折腾游戏评测理解,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大神指点一下。 勿喷勿喷,连续写了3晚,今晚终于成稿并且修修补补好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逐渐成为各个家庭不可缺少的家庭设备。 很多人买电脑喜欢买贵的,这里不是说贵的不好,而是要买的合理。 例如要办公的买了游戏发烧者的配置,贵是贵了,当时运行的只是一些办公软件浪费了。 还有就是完全不懂硬件,给电脑城商家洗脑吃大亏。 比如GT730 2G版的,通常这些商家(JS)以2G显存为卖点,很多小白懂的都是表面上的参数,比如显存大小,频率,线程数量等等, 往往这些就成为商家(JS)咬你一大块的手段。 所以,向JS说不,让大家都成为大神(虽然这人好像有点把人家的饭碗给毁了,所以呢,看不看的懂,就是神对你的造化了。呵呵) 废话就说够了,立马进入正题。 首先影响玩家体验游戏体验的两大件是CPU 显卡,见下。 一、CPU CPU犹如人的大脑,负责处理数据,所以,CPU的频率在单核时代是一个重要指标,平率越高,性能越高,运行软件的速度越快, 到2005年英特尔发布全球第一款桌面级双核CPU,代表着电脑正式向多核心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英特尔的CPU性能逐渐抛开AMD的CPU,成为当今CPU的当头老大。 说着说着废话又说多了,咳咳~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怎么看cpu的参数。 那么这里要用到一个软件 CPU-Z 附上我用的笔记本CPUZ的截图 再附上当今桌面级最强CPU ![]() ![]() 上图红圈为主要的需要了解的参数 名字 : 就是型号,cpu的型号负责众多,后文会有详细说明。 架构: 这是重点,架构越先进,运算效率越高,电脑处理数据性能越好 我们可以这里理解,3+3+3=9,得出9要处理三个数据,而3*3=9,得出9只需要处理两个数据。这就是架构。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架构的U在相同参数的情况下性能会有所不同。 TDP: 英文全称是“Thermal Design Power”,中文直译是“散热设计功耗”。 例如我这个是25W的,可以理解为cpu满载的时候功耗会在25W附近, 但是只有更多,不会更少,也就是会超过25W,可能会高达40W,50W, 为什么不标最大的值?这个有具体的官方解释,这里就不做详解,我们只用来作为参考值进行对比 比如95W的比125W的省电,只用来与其他型号对比就行了不必纠结到底什么含义 工艺: 这里圈漏了工艺,以纳米为单位,我个人的理解是一个晶体管的大小,晶体管越小,单位面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越多,性能越好,同时单位面积发热量越小 规格 : 通常这里可以看出这个U是否为正式版,或者是工程样品,一般正式版没有es的后缀,工程样品带es后缀。 还有就是cpu这东西不同于其他的电脑配件,山寨不了,因为天朝大国暂时没有任何人有技术可以改cpu内部参数, 诸如上诉参数之类的,虽然能把cpu的金属保护壳换了,也不能改变其核心,只要用cpuz就能看出其真假。 指令集: 这东西我们不必去像程序猿那样理解到底有什么用处, 其实理解起来就像我们读书时学的公式一样,公式越多,做题过程就能简化,解题速度就越快。 我们日常生活中买菜是用不着高数里的各种公式的,我们只要知道指令集越多越好,当然同一代的cpu指令集基本一样的。 时钟: 顾名思义就是cpu的频率,但是cpuz里面有很多频率参数,作为小白,我们只需要知道核心速度就行了。 如楼主用的是笔记本的,当前的核心频率只有931MHZ, 但是规格里标的是2.4GHZ,这个大家都懂,楼主在打字相当于cpu空闲,因为节能自动降频了。 现在无论是笔记本还是台式的CPU都会有节能降频功能。 缓存: 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2级缓存跟3级缓存,我们只要知道缓存越大越好,而且有3级缓存比2级缓存有优势, 这通常体现在玩大型游戏,运行大型软件,渲染等等才能看出区别。 其实还有其他参数诸如步进修订之类的参数就不用看,要了解的话可以自行百度,这里不多说。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针脚 针脚,顾名思义就是cpu的针脚数量,我们从775说起吧,因为之前的现在已经成为历史文物了不作说明。 英特尔的 775 1156 1155 1150, 代表作分别为 CORE 2 Q9650X CORE I5 750 CORE I5 2500 CORE I5 3450(1155) CORE I5 4440 工艺分别为45NM 45NM 32NM 22NM 22NM 这里要提及一下性英特尔的钟摆战略Tick-Tock。可以自行百度了解下。 AMD的针脚有AM2 AM2+ AM3 AM3+ FM1 FM2 AM2之前的就不提了 AM2是代表AMD第一代双核cpu 如速龙3600+ 4000+ 代表作5000+ 想当年这u打得英特尔满地找牙, 因为那时候AMD的cpu是真正的双核cpu,英特尔的是胶水双核(两颗奔腾4核心直接封装在同一个cpu内部), AM2+代表作是第一代羿龙四核9550cpu,带3级缓存的哦。 AM3代表作是速龙II X4 640,还有羿龙II X6 1100T。 AM3+的代表作是推土机,呵呵这货不想提,还有后续的压路机,打桩机,呵呵,代表作是轻轻松松上4G的8核cpu FX8350 FM系列的是APU是AMD提出的“融聚未来”理念的产物 FM2是更新后的,代表作速龙II X4 631 860k等 说下两巨头的发展史(此处省略2W字,想知道自行百度吧哈哈)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WOT是一个吃CPU的游戏,而且还是吃单核性能的游戏,所以首选当然是英特尔的cpu, 而且越高频率越好,所以奔腾G3258超到4G的时候搭配750ti都能全特效,如果你玩的游戏只有坦克世界,那么G3258值得你拥有, 要是你还要玩别的大型游戏,运行大型软件,渲染操作等,E3值得你拥有,有的人说为毛不选i7,其实i7跟E3的区别就是i7带集显,E3不带(第一代i7除外), 然后是对于AMD的用户来说特别是在用速龙II X2 250 的,不想花大钱(土豪请直接跳到无视这段话)升级的首选cpu是羿龙2代4核 965, 因为带8M的L3缓存,现在也很便宜新的可能比较难找,2手的只要300左右相当便宜,而且综合性能可以堪比2代i3, 有的人说为毛不找推土机,压路机,打桩机什么的飞机大炮的,因为用速龙250的主板多数是AM3的,要用推土机什么飞机的要上AM3+, 虽然说可以升级主板BIOS,但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推土机压路机打桩机使用的模块化核心单核性能比K10.5架构的羿龙要差,所以玩wot基本可以忽视了。 上诉的都是用台式CPU作例子,笔记本的有待补充。 二、显卡 显卡又是有两大阵营 AMD与Nvidia,首先AMD显卡的前身是ATI,想要了解历史的自行百度 这里要用到GPUZ这个软件 首先举例附上一个图,图片难找,将就看一下 ![]() ![]() 给大家一个看型号知性能的方法,显卡型号都是按数字区分的,那么必定有其含义, N卡的话,比如GTX980,百位数是显卡的代数,十位数指性能定位,个位数同样是性能定位。 并不是9就是第9代,这个数只能用作参考,比如GTX780,9比7大,也就是980比780新, 而8是十位数,指的是性能定位,8在多个数字当中是比较大的,所以定位旗舰,7比8小,定位次旗舰,6定位中高端,5定位中端,以此类推 A卡的型号含义与N卡类似,比如HD时代的HD7970,同理千位数是显卡代数,百位数及其后面的数字都是性能定位,这个不多说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不同代数怎么比,对于N卡,可以说性能定位为6的是与上一代性能定位为7的显卡性能相当, 比如GTX960与GTX770,事实说明GTX960与GTX770性能相差不大。 A卡同理,不坐解释了。当然这样对比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要看制造商的市场策略,具体谁取代谁要具体分析,不能用数字来解决。 上图中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显卡是GTX660,然后是GTX680 都是基于28纳米,我们来看一下到底要看哪些参数 图形处理器: 又称架构,N卡的话从geforce 8000系列开始说吧(正式步入DX10时代), 历经各种架构的更新,G8X系列,G9X系列,GT2XX系列,代表作分别为8800GTX 9800GTX GTX280 然后是DX11时代的显卡,GF(费米Fermi),GK(开普勒kepler),GM(麦克斯韦Maxwell)代表作分别为GTX480(完全体为GTX580),GTX680(完全体为GTX780ti), GTX980(完全体还没出,估计等AMD的R9 390X发布后再发布) 光栅纹理: 我们只要知道同一代显卡这两个参数越大性能越好,要知道到底什么含义自行百度 渲染器数量 : 又叫SP单元,同一代越大越好,比如上图是960个sp单元,而GTX680的有1536个。 像素填充率 : 这里有一条公式,光栅单元数量*核心频率=像素填充率, 纹理填充率 : 同样一条公式纹理单元数量*核心频率=纹理填充率 一般显卡超频,超核心频率的提升效果比超显存频率的效果明显,因为上面两条公式可以看出核心频率提升可以同时提升像素、纹理的填充率。 显存带宽 : 公式,显存等效频率*显存位宽/8=显存带宽(说明一下什么是显存等效频率,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来上图的显存频率是1502MHZ,由于显存的设计特点,GDDR5 的要乘以4,即显存频率*4=显存等效频率,所以我们可以得出GTX660的显存频率是6008MHZ的,还有说明下GDDR3的是乘以2,有用9800GT,GTS250,GTX260等等的 可以参考下) 显存大小与显存位宽: 2G比1G好。256bit比128bit的高端,从小就知道的参数不解释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显存大小该怎么选,记得在百度知道有人问GDDR3 2G跟GDDR5 1G怎么选,是不是两者性能相等, 答案懂电脑的都懂,要是显卡核心差的,比如GT730给你10G的显存也不敌GTX560TI的1G显存, 我要说的是,你的显示器标准分辨率越大,玩游戏显存容量需求就高,2前期有种说法就是19寸显示器512M显存就够了,22寸以上1G就够了。 然而到了现在,1080p成为主流,2K,4K也脱颖而出,现在在1080P全特效下,2G显存对于大型游戏也显得压力大,当然现在主流的游戏显卡还是标配2G的了。 这里又要说明一下,显存带宽的大小是要与核心的处理能力相对应的, 所以为什么R9 290X要搭配512bit的显存位宽(又有喷子说GTX980搭配256bit什么回事,这个只能说英伟达有所保留,不然AMD要哭晕) 总线接口 : 现在主流的是PCIE3.0的显卡当然还有2.0的也有大多数人在用,这个可以不用了解, 因为还在用2.0接口的主板的可以兼容3.0的显卡,而且在非超高端显卡的前提下性能相差微乎其微可以忽略,当然在双核心的显卡除外,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DirectX : 简称DX,DX加强3D图形和声音效果,并提供设计人员一个共同的硬件驱动标准, 让游戏开发者不必为每一品牌的硬件来写不同的驱动程序,也降低了用户安装及设置硬件的复杂度。 N卡从费米一代例如2010年发布的GTX460开始支持DX11,A卡从HD5000系列开始,如HD5870。 那么问题来了,不同代之间到底怎么对比性能,犹如要详解的话必定要带入架构来说,架构不同参数相差比较大,特别是SP单元的不同。 例如HD5870有1600sp,GTX480 有480个SP,但是他们性能相当。所以在费米时代,网络普遍有个说服就是N卡的SP单元要乘以4才能跟A卡的对比. 例如GTX560(费米2代)有336SP,HD6870有1120SP,两者性能相当,不懂的就会认为6870比560好。按照当时流行的说法就是336*4=1344,跟1120差不多。曾经在百度上看到一个小白说GT650有384SPGTX560只有336SP,650完虐560。我只能呵呵。然而到了现在GTX780有2304个SP R9 290X有2816个sp,可以说架构的改变,sp只能用在同代中对比,不同代没有对比意义。 这里提醒大家,X宝有很多GTX780TI只要199元就能带回家的显卡,这里给大家一个名为GPUinfo软件,有底层识别功能,可以看出来到底是用什么核心刷出来的卡。 这里就不多说明了,因为据我多年观察多玩论坛的都是土豪,绝对不会买不安全的1毛99的BYT(河蟹一下哈哈)。 最后想深入了解到底怎么比。这个只能自己多年的研究了。 所以附上显卡天梯图 ![]() 这个可以说比较全面,但是没有最新发布的GTX900系列的显卡 因为AMD还没有发布想对应的显卡,所以找了一个没有GTX980 970的 还有一个问题,玩游戏到底哪个好,我个人的理解就是看你玩什么游戏,有的游戏对A卡优化好,有的游戏对N卡优化好,现在的游戏大多数对N卡优化比较好,口碑好嘛毕竟。 但是有的人什么游戏都玩,那么我还是那句话N卡值得你拥有,因为现在的游戏大多数对N卡优化比较好,口碑好嘛毕竟。。那么坦克世界哪个显卡好,按照我的个人理解,坦克世界支持N卡的双卡互联(SLI),不支持A卡的双卡交火。 那么我觉得虽然没有哪条信息说对N卡有优化,但这能知道点什么的,为毛对N卡双卡支持,A卡不支持?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在里面,有待土豪做个A卡N卡对比测试。 三、内存(RAM) 这个其实不用怎么说,要知道的参数就是大小,频率,还有高端发烧友喜欢玩时序,这个对于不喜欢折腾电脑的人来说没所谓。 但是问题来了。玩游戏当然要高频率的好啦。这样给商家忽悠是不行的。到底频率会不会影响游戏帧数。我只能说,有影响,但是几乎可以忽略 首先,附上原理图(省略了主板方便理解) ![]() 如图cpu内存硬盘是一条工作线的,如运行软件的时候,cpu下达命令硬盘读取文件,数据从硬盘到内存(影响此处的因素是硬盘与主板的接口) 内存才到cpu,然后cpu进行运算,也就是说内存是一个高速存储体,那么有人就说了,频率不就影响了速度么?那么接下来继续看。 通道1跟2我们可以看出有两条通道,也就是所谓的双通道,那么此时的内存到cpu的位宽是128bit(单条通道为64bit),那么传输数据带宽(数据量)=内存频率*传输位宽/8 可能看不出什么东西来,那么我用数字带入,1600的内存也就是1600MHZ,即1600*128/8=25600m=25GB/S的传输带宽(这里首先不提时序的影响),而机械硬盘的读取速度一般是100MB/S,真正影响电脑性能的是硬盘读取速度,而且当今最先进的固态硬盘也不能满足那25GB的吞吐量,但是SSD载入游戏比机械硬盘快,原理就是SSD的读取速度比机械硬盘快。 所以有很多说法就是玩游戏内存频率影响是不大的。要是不信的话可以百度一下别人土豪的不同频率的游戏测试。 还有个问题,为什么玩游戏要大内存?这里首先要引入一个概念,画面卡,跟画面顿卡,两者是不同的,卡是画面的平均帧数不高(不会突然掉帧),顿卡是画面帧数不稳定(会突然掉到个位数),而且卡是卡的很严重的卡,游戏体验尽毁。 玩游戏要大内存,首先运行游戏cpu必定要运行大量数据,如果数据传输速度跟不上就会造成卡顿, 我们用4G内存的电脑来举例子,玩一个游戏,最低配置是需要6G内存的,载入游戏是时硬盘读取的数据临时存储在内存当中(这里为了解释问题,我就不把其他软件的占用还有系统的占用算入其中,这里直接用4G的空闲内存来说明。) 此时内存已满4G,但是想要流畅运行游戏 cpu需要处理6G的数据才能流畅,所以当游戏的进行下去时,当cpu遇到内存中没有的数据要从硬盘中读取时,如要从硬盘读取200m的数据,这时候硬盘读取的速度成为了游戏的瓶颈,机械硬盘的话就会造成2秒的数据延迟卡顿,SSD的话会比较好,可以做到没延迟。 但是在搭配8G内存时,载入游戏是可以一次性把6G的数据传输到8G的内存当中,cpu要处理的数据没有延迟,所以 不会卡顿,游戏流畅运行。 这一段可能会有小白不懂,看多几次吧。呵呵,或者用我们工作来比喻吧,我们工作时,一次性把要做的文件都放到旁边的桌子的时候,工作效率最快的,但是你的桌子不够大,放不了那么多文件,其他文件要从数据库找,此时你要走到数据库拿文件,这样是不是花了更多的时间(要是说你可以光速飞到数据库然后用光速的手速拿文件我没话说啊 )。 还有其他的硬件比如主板,主板一般不买杂牌便宜的通常不影响整体性能,只是接口没那么丰富,还有其他电源,声卡,之类的就不一一说明,这些是不影响性能的 好了说了那么多,意为大家弄懂电脑,不要做电脑白痴,买电脑什么的自己弄懂了,想怎么买就怎么买不怕给人坑是吧。 最后预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点评自己,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回复蜗牛姐姐的点评,我就在这说了吧,GTX980目前为止支持DX11.2,而蜗牛说的可以支持DX12是未来DX12发布后可以通过驱动支持,同时费米架构之后的显卡都可以支持,A卡HD7000系列之后的显卡也可以通过驱动支持,目前只不过不能完美体验DX12,要完美体验只能通过新显卡的完全支持。 看来我写的东西还挺亲民的,没有多大争议啊哈哈,谢谢 犀牛哥哥大驾光临 楼主其实还忽略了一点 CPU 的运行效率 比如INTER 的架构就不如AMD 合理 他的步进数太高了 所以造成了AMD的频率虽然低 但是运行起来效果比同频率的INTER好很多。简单点说吧 同样一条指令 INTER要经过10米长的巷子 一旦某一步走错 既要从头走 而AMD 只有5米运行效率更高 出错了 走的路也更少 ..最重要的是 除了WOT这奇葩游戏 大部分游戏都比较吃显卡 而不是CPU...现在电脑其实最大的瓶颈在硬盘 和数据总线。。因为硬盘和数据总线相对于要传输的数据实在是太慢了。。。不管AMD 还是INTER 不管是 A卡还是N 卡 价位差不多的情况下 对于一般的用户 实在是感觉不出很大的差别。。至于内存 一句话 尽量弄大点 因为游戏越来越吃内存 大点内存可以让你电脑晚点退伍.....主板嘛 建议用大品牌 做工好不容易出问题 电源用个一般般的就可以了 只需要他的额定功率达到要求 不是乱标的就可以 一般电源3-5年必然要坏 不过电脑通常也就用最多5年 要换代。。。我给各位想买电脑的朋友一句忠告 3000-3500的预算就够了不要再高 如果不要显示器3000最多 因为你买个5-6Q的电脑 不如买个3Q的 3年后再买个3Q的 这样最省钱 而且第二台电脑绝对比开始买个5-6Q 的要好 而且比他新的 没有那么多小毛病。。 额~首先开头的说法是闪龙3000+的时候的事了,那时候AMD闪龙3000+主频大概就是1.8GHZ这样子,可以干翻奔腾4 2.4GHZ 当今这样的说法在已经不适用了,很简单,举个例子I7 5970X 跟FX8350,前者3.0主频,后者4.0主频,同样8核,后者完全不是前者的对手。一般看游戏吃不吃cpu,只需要看游戏里面的AI运算是否多,比如星际争霸,模拟城市5,罗马全面战争这类游戏里头的AI就很多,需要cpu的运算,玩这游戏的时候你会发现,士兵数量多了,城市规模大了,帧数就会有所下降,当然这是在显卡不会造成瓶颈的情况下。为毛wot吃cpu因为一场战斗有30个人,cpu需要处理30个人的网络信号,比如坐标位置,受损程度,打击血量,是否击穿,是跳弹还是被装甲吸收,等等都需要cpu运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