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漫山遍野的手机跑分,是不是该适可而止了? 答: 蟹妖。 人们对于性能配置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手机是个数码产品,性能越高潜意识会觉得更好用。谁都想用更好的产品,这个无可厚非。就像PC时代一样。 为何人们关注跑分: PC时代后遗症:智能手机出现前,PC在数码生活中的地位无可动摇。PC将我们带入多媒体和互联网时代的同时,也先入为主使得我们对“数码”的理解总是逃脱不开PC的影子。于是,传统意义上“PC参数”,也就首当其冲地成为了衡量所有数码产品的基本标准。 但事实上,纵使智能手机和PC有共同之处,但深度分析,就能发现两者之间实际上有着天壤之别。(具体在下文阐述) 为何不应过分关注跑分: PC更多的时候是用来工作和深度娱乐的工具,其运行的程序相对运算量较大,而且经常需要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所以对电脑性能的需求相对会比较高。对于一些图形处理、音视频制作的从业人员或者大型游戏玩家而言,对电脑性能的要求更是希望能多快就多快。 但是手机上除了大型3D游戏会运算量比较大,其余的app有哪些是对手机性能有很高要求的?所以过于的拿CPU说事,其实跟“八星八钻,只要998”的感觉颇为神似了。 确实如题主所说,现在人们普遍认为CPU、摄像头、屏幕分辨率越高手机就越好,但不争的事实是现在手机工艺和材质方面几乎是停滞甚至倒退状态。虽然绝大部分手机厂商口口声声说注重工艺,投入了大成本,但实际拆开来却是满眼的绿色电路板、塑料壳、甚至同样分辨率的屏幕却选用的是品质较次的。不愿投入成本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是怕麻烦。 除性能之外,一个好的手机更应该关注什么: 三个方面:材质、工业设计和做工 PC多数是在桌面上使用(虽然笔记本也叫做laptop),与我们直接接触的只有键鼠和屏幕。手机则几乎24小时贴身跟随,而且使用是以和它发生全身亲密接触为前提。 对比PC,智能手机需要你只使用手指,仅在5寸左右的空间上,完成你需要在PC端完成的任务,实现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功能。 而正因为手持设备的自身局限,通过设计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便显得尤为重要。要在狭小的空间内,安排复杂的功能部件,平衡美观、功能、稳定、握持感等等多种因素,没有足够设计功底,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是无法完成的。 如何让手机更美观坚固? 1、材质 塑料壳、金属壳,甚至是阳极氧化铝的材质在同样撞击方式下结果是不一样的。金属机身工艺也要比塑胶的复杂的多,价格基本上是塑胶的5、6倍以上,甚至更高。 2、工艺 同样是金属材质,一体压铸成型的机身当然是比拼接的要坚固的多。但工艺也难很多。 黑色PCB电路板布线等环节相对不易,也给维修也带来了难度。虽说在稳定和性能方面并无明显提升,成本可能也只高出了5个百分点,但选择黑色PCB电路板保证手机内外一致性,至少体现了手机厂商对极致和细节的追求,也体现出了对自身产品和技术的信心。 再比如手机边框,当然是越窄视觉效果越好,看视频超级爽。可是极窄边框对于手机机身材质的硬度和工艺要求实在太高,精力和成本投入任意一项如果不充分,都无法实现。而且每窄0.1MM,付出的代价也成倍增加。所以也有业内人会直接看边框来判断手机质量和成本投入。 :) 在8MM超薄手机里面, 采用1300w镜头很难做到镜头与机身保持平整。但这样就不美观了。如果想要保持平整就必须付出更大的精力来解决其复杂的工艺难度。几乎很少有手机厂商愿意做这件事。 在这方面,除了原点手机之外也很难再找出其他手机会这么做的。也许并不是别的手机厂商做不到,而是不愿意花精力去这样发烧的追求极致。 所以说,仅仅只通过跑分来评价一部手机,就如同只通过高考分数判定一个孩子的前途,事实上天份和未来可以体现在无数方面,高考分数也肯定不是最重要的。 或许你会说,应试制度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但倘若一定要考试,增加几个科目可能会让你豁然开朗。比如,在行业网站(如太平洋、中关村)按现有的传统参数比对,你会发现小米3一骑绝尘。但如果将设计因素(下表中加粗项)考量进去的话,小米3的优势就没这么明显了,甚至你可能认为另外两部手机综合更优。(附图中红色标注为其优势项) 正如表中所陈列的,手机的设计除了配置外,有更多不为常人所知的工业细节。 比如为了更好的握持感,魅族J.Wong反复打磨的手板,原点机身的大C角。又比如为了坚固机身,魅族选择了整块加工的不锈钢框架,原点选择了无焊接一体压铸成型的新金属机身。再比如为了更好的信号,魅族选择的金属双天线和原点选择的LDS双天线(感兴趣的朋友请问度娘)。 这些在许多人眼里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这些才是真正的创新、真正的极致,真正带给你更好体验的工业设计,也是手机的硬件精华所在。 2013是国产手机行业井喷的一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新的手机、新的品牌、新的旗舰,但用户需要的是用心打造的产品,一部真正有料有质量的好手机。所以我佩服黄章的偏执,国产厂商中认可魅族和OPPO用精良材质和工艺打造产品的态度。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也算是我从业移动互联网、手机行业、同时作为一个手机爱好者的一些观点。不为别的,希望更多的人如po主所说,更多地了解设计、认同设计、追求设计。国产手机正在崛起,潮水退去后自然知道谁在裸泳。 最后, 中国用户值得更好的设计,和更好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