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数码E族

郭骏:人工智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017-5-12 13:5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26| 评论: 0

摘要: 郭骏先生是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副教授。郭骏先生自小就刻苦学习,喜爱钻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97年8月他考上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期间逐渐对人工智能领域产生兴趣,特 ...

郭骏先生是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副教授。郭骏先生自小就刻苦学习,喜爱钻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97年8月他考上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期间逐渐对人工智能领域产生兴趣,特别是当时非常火热的神经网络,那时他就认定智能计算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当时国内缺少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要想和世界交流,就必须走出去。从多方面了解到日本九州大学的西哲生教授在电路理论(神经网络的前身)基础研究方面在全世界属于权威。于是他自己给西教授写信申请攻读学位,并如愿以偿申请到了留学机会。2002年到了日本以后,郭骏沉浸在科研中,他认为要想把模式识别在实际应用上取得突破,就要把基础理论研究透彻。2006-2008年他在日本学术振兴会担任特别研究员,并担任《关于神经网络型非线性系统的设计以及实装的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年4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担任副教授。从2008年日本回国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从事计算机研究和教学工作开始,郭先生一边从事教学一边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整整9年了,他默默耕耘,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在国际计算机科学领域,特别是模式识别及智能系统研究方向,郭骏先生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他提出的文本分析和理解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当前国内外模式识别实际系统。

郭骏先生的第一重身份是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的副教授,为华东师大学子传道受业。在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眼里,如果将整个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形容为一个大家庭,郭骏就是在无微不至照顾大家的家长。2015年7月,郭骏老师带领着他的学生们参加了华人信息语文竞技与创意设计大赏大赛组织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信息素养竞赛,并且进入了智慧城市海峡两岸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培育活动之海峡两岸赛总决赛。2016年5月,郭老师带领学生们参加了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郭骏先生的第二重身份是人工智能文字和图像识别专家。如今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被大家提及和应用,但是,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对于人工智能和它的细分领域,却很少能有人说得清楚它们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工作的。郭骏博士说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而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现在人类接触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面对海量的信息大家都无从下手,其中有限图片中含有大量的文字,如果人想获取图片中的文字,过去需要用键盘把文字敲到电脑上,费时又费力,根据这种情况,郭骏博士研发出了图片文字识别软件,只需将图片上传一下进行OCR识别就可以将图片中的文字就会转化为可以编辑的字段,大大提升了图片文字转化为光学字符的速度,提升了效率。

郭骏博士认为中国和国际领先公司在核心技术上确实存在差距,但从纵向看,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近几年确实出现了飞跃,无论是最底层的计算机体系架构,还是智能硬件,或是上层软件应用,都有质的进步。郭先生说:我们现在还有一些非常困难的东西需要解决,但是我和我的学生们正在积极探索这些问题。我们离真正的人工智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但是我觉得人工智能未来一定是非常光明的。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技术公司,已经把人工智能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人工智能的变革。我希望大家能够加入我们,一块去研究最新的、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或者使用我们的产品,为我们人工智能的成长提供点点滴滴的数据,我希望大家能够和我们一起创造人工智能的美好未来,谢谢大家。(文/谭周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口袋数码E族 ( 豫ICP备15004038号-2 )

GMT+8, 2025-5-3 22:11 , Processed in 0.037408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