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在功能机时代日系手机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但多数日系手机并没有在中国站稳脚步,相继退出中国市场。目前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的可能只有索尼了。 日本手机像NEC、夏普、东芝、日立、富士通、三菱、三洋、京瓷、索尼、卡西欧、NTT DoCoMo和SoftBank等一些品牌。大多踏足过中国市场,可最后都因业绩惨淡而退出。 2005年3月,东芝首个退出中国市场。之后多家知名厂商如松下、三菱、NEC、夏普、京瓷相继宣告推出中国市场。 夏普手机2005年随着众多日系厂商一同退出了中国市场,不过在2008年的时候其回回归了中国市场,不过好景不长,在2013年的时候再度宣告退出,直至今年8月夏普携两款新机正式回归,开启了第三次中国之行。 三菱在2006年撤掉了位于北京、上海、广州的手机部门,关闭了位于杭州的工厂,在中国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人员也全部被裁,此举也表示了三菱手机退出中国市场的意愿。 NEC手机在2006年宣布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并决定在中国暂缓所有2.5G手机新品的推出,中国业务随着进行了重组和调整,位于武汉的工厂也宣告停产。 京瓷2008年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为什么日本手机在中国如此的水土不服呢?归结原因有四。 第一,日系手机虽然高举本土化旗帜,但从不落实。管理层仍是日本人,研发中心设在日本。管理机制僵化,市场针对性不强,产品也无法顺应消费者需求。 第二,产品营销和推广也存在很多问题。日本厂商在宣传方面投入甚少,产品研发和推新速率低。 第三,从价格上来讲,日系手机许多配件坚持从日本采购导致成本增加,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第四,陈旧的“全国总代理”模式,导致丧失了大多数手机零售市场。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顺应市场需求的同时追求个性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位脚跟。 |